最新消息

2013年7月10日

「設計思考」的本質是什麼?


文 R-School/蔡璞

    「設計思考」強調觀察人們的生活脈絡,進而獲得啟發與洞見,其關心的是「人」,因此其本質是「以人為本」的設計(human centered design);以人為本的設計在不同的應用場合,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就被稱之為「以使用者為本」;在醫療場合,就被稱之為「以病人為本」。

    但這樣的詮釋並不能涵蓋IDEO「設計思考」的全部,因為「設計思考」還強調,快速模型、團隊思考、思考人們的「行為」而不是「物件」(例如在設計手機時,是強調「打手機」的行為,探討人與手機(或手機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而不是強調設計一個好用的「手機」。)

    我們認為「設計思考」的重點應該是「以團隊的智慧,創新性的解決問題」,強調的是「團隊思考」與「問題解決」。


    當這個原則用在產品或服務時,就與IDEO的設計思考的意義相符合!當然IDEO已將設計思考的概念用在非產品或服務上,例如協助新加坡政府加快移民申請的流程;或協助非洲居民,有個比較乾淨的飲水環境。

    那麼「設計思考」的精神除了「團隊思考」與「問題解決」之外,其深層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丹麥哥本哈根互動創新學院(Copenhagen Institute of Interaction Design, CIID)的「what」、「means」、「so what」三段式架構,最能反應設計思考的背後深層意義(彭建文,系統性創新流程方法)。

    所謂的「what」的意義是:「發現了什麼?」可解讀為「顧客要什麼?」、「有什麼問題?」、「未來趨勢?」...等等;所謂「means」的意義是:「意義是什麼?」可解讀為經過了「what」之後,所發現或感受到的「脈絡」、「啟發」、「看法」、...等等;所謂的「so what」的意義是:「解決方案是什麼?」可解讀為,在經過深一層的認識之後(means),要提出什麼解決方案。在開發產品或服務時,我們要給顧客什麼?在解決問題時,則變成我們要提供什麼解決方案。

    就IDEO的設計思考步驟而言,首先的觀察、同理心、行為潛影(shadowing)、self-documentation、甚至非焦點團體法,都是在做what的工作;其次的洞見(insight)、Point of view、...等等則是在做means的工作;最後的腦力激盪、快速模型、影片、短劇...等等,則在執行so what的工作。

    又如,在解決問題的時;我們會用5W1H描述問題,這就是在做what的工作;之後,我們會探討問題的根本原因,例如魚骨圖,以及這個問題是否值得解決,則在做means的工作;最後,提出解決方案,則是在做so what的工作。

    有了以上的認知,我們可以說,不論是IDEO的設計思考與問題解決方案,其背後的基本精神應該逃脫不了CIID的「what」、「means」、「so what」三段式架構。

    那 IDEO的設計思考又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

    下圖為傳統設計的方式;我們藉由問卷、焦點團體法、訪談、...等方法,獲得what。


(注意:我們將CIID的’So what’改為’Then What’, ’So what’給人有「那又怎麼樣?」的感覺,我們將之改為’Then What’,有「然後呢?」的意味!)

    而,IDEO的設計思考則告訴我們,這些是不夠的,應該再更重視現場觀察、同理心、潛影觀察、非焦點團體法...等等,以獲得更具啟發性的what,如下圖。


    有了以上的認知,我們在學習IDEO設計思考的時候,若能配合CIID的what-means-so what的三段式架構,則更能瞭解其背後的意義。也因為如此,IDEO的設計思考不應被侷限於產品或服務設計的範疇,更應該擴及問題解決的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