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3年7月10日

「設計思考」的步驟

文 R-School/蔡璞

    IDEO的網站提供了以人為本的工具箱,將設計思考分為聽(Hear)、創造(Create)、與交付(Deliver)三大階段,每個階段又分成為數個步驟(詳見:http://www.ideo.com/work/human-centered-design-toolkit/);丹麥的哥本哈根互動設計學院(Copenhagen Institute of Interaction Design,簡稱CIID)也提供一套創新流程,共分成使用者研究、概念發想、情境模擬、原型製作、利害關係人藍圖建立等五個階段;此外,梁又照教授所發展的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User Oriented Innovation Design,簡稱UOID)的流程,將創新設計分為八個步驟。
    本研究團隊綜合以上的方法,認為不論是傳統的產品或服務設計、或是以人為本的產品或服務設計,或者是問題的解決步驟,都不脫What、Means、Then What的三段式架構,或稱為三段式步驟或流程;所謂的What是了解問題的現況及背景,或是瞭解顧客的(潛在)需求;Means是探討與發掘問題的背後意義、或瞭解顧客的潛在需求與價值;Then What則是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是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構想設計。不論是傳統或以人為本的架構都相同,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只是以人為本的方法比傳統方法更強調充分運用了解使用者生活脈絡的工具,例如觀察、行為潛影、同理心地圖、…,以探討使用者深層的渴望;在過程中也特別強調團隊匯智,大家一起討論、發想,不像傳統方法似乎都由個人提出意見後就執行,以致想得不夠深、不夠廣、不夠創新。

    然特別需要注意的是,IDEO不強調固定的流程與步驟;強調設計團隊在創新三空間內反覆地進行啟發、洞見、快速模型、測試、修正、…等等的活動;也不強調使用特定的工具,只要該工具能達到促進以上的目的即可。因此,固著於以上步驟是沒有意義的。

    但本研究團隊強調,在熟練IDEO設計思考理念與運作模式之前,初學者應堅守「what」、「means」、與「then what」的三階段流程,依專案的性質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較為適當。我們建議的步驟整理下圖,但再次強調,應依專案的性質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下圖的步驟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